特禽行情
华容退伍兵返乡养孔雀 养殖规模做到全省第二
2014-11-08 10:20  点击:91

 

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  一只只“雀之灵”或悠闲地在地面散步,或栖息于木架乘凉,胆大的还与人互动,引颈高歌一曲后屏羽突开,灿若星辰……在华容县宋家嘴镇三合村,村民们每天能享受这样的美景。29岁的海军士官吴凯,退伍后返乡自主创业,建基地、养孔雀,经过一年的努力,他突破层层技术壁垒,成功实现蓝孔雀本土自然条件种群自我繁育,养殖规模从最初的300羽发展至1000多羽,“美丽事业”步入了正轨。

    一次性花光7万元退伍费      

    离繁育基地大约还有一里多路,记者就听到明亮高亢的孔雀叫声。循声走近鸟语林般的养育场,晒得黝黑的吴凯正蹲在笼舍里,投喂草料。
    “目前,孔雀进入繁殖季的产蛋高峰,需要加投些饲料。”隔着一张巨大的防逃逸网,这位年轻壮实的基地创办人在一群美丽孔雀的簇拥下,大声跟记者说话,声若洪钟。
    吴凯家在华容县城关镇,曾在海军东海舰队某部服役8年。去年,已是二级士官的他主动放弃留在部队的机会,决心回家养殖孔雀。父亲吴国华坚决反对,至今依旧情绪激动:“为了这个事,我和他妈妈急死了,劝都劝不听,桌子也掀了,甚至以断绝父子关系要挟,他都不听。”
    2013年3月,听不进家人规劝的吴凯买回了300只孔雀幼雏和10对种孔雀。带着一群孔雀和一台孵化机,他回到家乡,在岳父位于宋家嘴镇三合村的老宅子里,和新婚不久的妻子开始养殖孔雀。
    “一次就花光了7万多元退伍费,还欠了账,但是没关系,我相信自己认定的事业。”一年多来,吃过多少苦,受过多累,只有小两口自己知道。养殖场现存栏300只成雀、800只幼雀,一跃成为全市第一、全省第二的蓝孔雀繁育基地。
    面对取得的成绩,吴凯显得十分平静。“要不是去年‘尤特’台风淋死几十只,现在的存栏量会更大。”
不畏挫折攻克养殖难关
    自小就喜欢小动物的吴凯告诉记者,退伍前,考虑到家里条件不好,父亲残疾,母亲无业,老两口以吃低保度日,懂事的他就决定“下海”创业,凭自己的双手改变生活现状。
    “有一次,我在电视里看到湘潭有个报社记者放弃优越生活养起了孔雀,当时就想去那里看一看,学习学习。”吴凯说,当节目中介绍到孔雀的食量小、抗病力比家鸡还高时,立马萌发了养殖孔雀的念头。
    行事雷厉风行的吴凯办好了退伍手续,拿着自己的“退伍金”,第一站就奔往湘潭,没想到开头就遭遇了一瓢冷水。
    “软磨硬泡了十来天,人家才勉强答应我在基地一边帮忙一边学着照料孔雀。”吴凯说,在特种养殖行业,自我繁育是最高商业机密,一般不会外传。吴凯立志创业的意志感动了对方,他最终留在这家在全国数一数二的孔雀繁育基地,一边打“义务工”,一边学技术。半年之后,吴凯学成而归。

    “美丽事业”前景广阔    

    说起孔雀的经济价值,吴凯如数家珍:“孔雀是百鸟之王,是吉祥的象征,有很高的观赏、食用和药用价值。养殖蓝孔雀效益比较高,一只孔雀抵得过几十只鸡,等证件批下来,今年就可以出栏1200只左右。”他算了一笔账,蓝孔雀的成熟期一般为22个月,每年下一季蛋,集中在4到7月份,每只孔雀年均产蛋30枚。孔雀蛋孵化后,精心饲养28天的雏雀每只可卖100元,养殖22个月后可作种雀,每只可卖1000多元。一组种雀,含一只雄雀四只雌雀,可卖5000元左右。今年就能盈利50万元。
    谈及将来发展,吴凯信心百倍:大酒店里的孔雀宴深受食客喜欢,他已经开始与宾馆酒店接洽,拿到了不少订单。孔雀一根尾羽几十元,一只成鸟标本最高可以卖到一万多元。如今,市场上对孔雀的需求量不小,前景很可观。接下来,他准备采取“公司+基地+合作社+农户”的运作模式,成立孔雀特种养殖合作社,引领更多乡亲养殖蓝孔雀,并拓展周边产品深加工,决心把孔雀养殖做成华容县一个新兴的特种养殖产业。

发表评论
0评